在基片上制备微阵列(即高密度地固定生物分子于基片上)的过程是微阵列芯片的关键技术,蛋白固定的方法,发展非常迅速,相继出现了原位合成、预合成后钢针按触式点样、预合成后毛细管接触式点样、预合成后微泵喷涂等微阵列制备方法。这些方法在提高点样和点样效率、降低芯片成本等方面各有长有短。国际上一些大公司和研究机构,如biorobotics公司、cartesian公司、telechem interna-tional inc. standford大学和生物芯片北京工程研究中心等,都在进行微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及制备系统的研发。 biorobotics 公司开发的芯片制备系统和telechem international inc 的微阵列制备工作头为各研究机构所普遍采用。
微阵列芯片应用流程
1)制备靶点
从生物标本中提取核苷酸并进行标记;
(2)杂交
让靶点与芯片上的cdna或寡核苷酸序列进行孵育;
(3)获取数据
扫描与探针杂交的靶点表现出来的信号强度
(4)数据分析
从大量数据中得出具有生物学意义的结论
微阵列芯片技术通过测定能够与探针杂交的mrna的数量,反映表达此mrna的基因的转录情况,芯片的构建首先要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基因及相应的探针,其次是从标本中提取mrna,蛋白固定,并制备出靶点,然后将靶点加入芯片,进行孵育杂交、冲洗掉没有杂交的样品以及扫描等操作,得到原始数据,再将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和统计分析后得到结论,构造适当的微阵列芯片是开展后续研究的基础。
物理吸附作用是简单粗糙的,蛋白固定提取,下面用一个例子定性地感受一下。有研究者在2005年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和中子反射研究了一种抗体(小鼠抗人绒毛膜单抗体)在亲水性二氧化硅和水界面处的取向排列方式,结果显示:抗体主要以“平躺”的方式排列在界面处,即抗体的fc和fab端均与二氧化硅表面接触。在一些地方会形成2-15个抗体分子大小的不均匀团簇,不添加水的对比实验显示抗体在二氧化硅表面会形成的团簇。结果表明抗体与亲水表面的作用力很弱,相邻蛋白质之间的疏水引力是导致团簇形成的原因。
蛋白固定-贝蒂克生物-蛋白固定的方法由苏州贝蒂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。“分子诊断,细胞捕获筛选图案化,植入材料表面抗凝等”选择苏州贝蒂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,公司位于:苏州市相城区漕湖街道观塘路1号西交大漕湖科技园c幢,多年来,贝蒂克生物坚持为客户提供好的服务,联系人:王先生。欢迎广大新老客户来电,来函,亲临指导,洽谈业务。贝蒂克生物期待成为您的长期合作伙伴!
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,谢谢!
本文链接:https://tztz344016.zhaoshang100.com/zhaoshang/277973435.html
关键词: